針對河南一所學校的校園踩踏事件,一學段于3月23號上午8點緊急開展預防校園踩踏的班級班會活動。王宗美主任主講,各個班級老師和同學同時學習。
校園踩踏發(fā)生首先是因為大量人流短時間內(nèi)聚集在相對狹窄的空間無法疏散,但還有一個原因也不能忽視,那就是學生因為精神緊張而不冷靜地大幅跑動、相互推擠乃至摔倒……其實,與地震、火災一樣,踩踏也可以通過提前模擬演練的方式,讓學生熟悉面對相似情況的處理辦法。孩子們有了相關訓練,一來能夠強化安全意識,二來也可以了解踩踏事件發(fā)生時的應對措施,不至于因情緒恐慌而造成更大的傷亡。
說完了應對措施,有的老師家長就要問了,那么安全意識還能怎么建立呢?您覺得學校的校規(guī)有什么作用?有的老師說,那是給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告訴孩子們,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學生。有的老師說,那是為了方便學校管理,畢竟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老師們說得都沒錯,校規(guī)就是為了給學生建立規(guī)則意識,有紀律性,有集體性。不過您可別忘了,安全意識同樣可以通過校規(guī)來建立??!
比如,身為校長或老師的您完全可以將以下這些預防擁擠踩踏的舉措以行為規(guī)范的形式介紹給學生:
1.課間休息或放學后不要急于搶行下樓;
2.上下樓梯要嚴格按照學校對各班規(guī)定的樓梯行走;
3.上下樓梯要按規(guī)則:靠右、慢行、禮讓。做到:遵守秩序、輕聲慢步、禮讓右行,不能擁擠;
4.學生下樓梯不能超過兩排,上樓梯不能超過一排;
5.上下樓梯時,不系鞋帶、不撿掉在地上的物品、不攀肩而行、不高聲喧嘩、不搞惡作劇(尖叫、亂喊、開玩笑、打鬧、三兩打肩而行)、不快跑亂竄;
6.要避免人員高峰期(上課、下課、放學、集合),可適當提前或延后上下樓;
7.做到“集體上時切勿下、集體下時切勿上”尤其是手上持有重物、身體有病或傷更應注意。
一旦遭遇踩踏事件,該如何自救?
階段一 初遇擁擠人群
當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涌來時,不要盲目奔跑,以免摔倒,不要逆流前進。應該馬上避到一旁,并盡量抓住旁邊一些堅固牢靠的東西,如路燈柱、欄桿等,或進入路邊小店躲避,待人群過去后,迅速離開。
階段二 陷入擁擠人群
① 時刻保持警惕,千萬不能被絆倒!
② 發(fā)現(xiàn)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③ 如果人流量很大,但移動速度不快—— 可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與雙肩平行,放在胸前。肘部能夠保護自己不被擠壓,給心肺留出呼吸空間。
④ 若已經(jīng)陷入擁擠人群,繼續(xù)保持雙肘在胸前,形成牢固而穩(wěn)定的三角保護區(qū)的姿勢。同時,微彎下腰,降低重心,低姿態(tài)前進,防止摔倒。
階段三 混亂局面,自我保護
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或在人流移動方向的側面。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如果不能靠近墻壁,倒下時,一定身體弓形,并繼續(xù)保持手部姿勢,以保護頭部、胸部等重要器官。
階段四 事故已經(jīng)發(fā)生
及時聯(lián)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999或120等,同時開展自救和互救。
如發(fā)現(xiàn)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鄭曉艷)